close
No.19 ☆ Milk Charcoal Marseilles Soap-081124-4



Batch Size 1000
DC(Discount):90%
製皂日期:2008年11月24日
解禁日期:2009年1月24日
成  份:橄欖油(EV Olive Oil)、椰子油(Coconut Oil)、棕櫚油(Palm Oil)、
     NaOH、全脂牛奶
精  油:薰衣草、迷迭香各1大匙, 檸檬1/2大匙
添  加:備長炭粉
皂  模:牛奶盒、矽膠模
切皂器具:三德菜刀

♪^~^♪^0^♪^-^♪^o^♪^_^♪^O^♪^~^♪^0^♪^-^♪^o^♪^_^♪^O^♪

  總是聽人家說, 以牛奶代水做成鹼水時很容易變成豆花。很多人說, 卻從沒看過有人分享所謂變成“豆花”的樣子。於是我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就決定來實驗一下, 親眼看看什麼叫變成豆花的樣子, 有緣人經過看到這篇記錄的話也可以做個參考。

No.19 ☆ Milk Charcoal Marseilles Soap-081124-1

  這就是所謂的“豆花”。 我將全部份的水份通通改以牛奶代替, 把NaOH(氫氧化鈉)加到牛奶中, 不做任何降溫動作, 於是蛋白質就被燒焦, 變成這樣一粒一粒的, 我想這應該就是所謂的“豆花”吧。這些粒狀物最後都浮在最上層, 變成下面3/4是清澈的鹼奶水, 上面1/4是一層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才好的顆粒層。

  因為是做實驗, 所以一定要好好觀察一下倒入油裡做成皂液的變化。很久沒貼油的變化照了, 還滿累的說(我懶嘛)。

No.19 ☆ Milk Charcoal Marseilles Soap-081124-2

14:44 pm 清澈的油。
14:45 pm 加入鹼水(咦, 好像該說”鹼奶”才對齁?)後, 有顆粒的部分好像一整塊軟趴趴的什麼東西一樣, 不去動它的話也不會融解或流到別處。
14:48 pm 把不流動的顆粒部分攪拌開後的樣子。
14:49 pm 皂液顏色漸淡。
14:50 pm 顆粒浮出, 由此可見顆粒是不會消失的。
15:46 pm 越攪拌皂液顏色越淡, 但停住不攪拌時, 尚未反映的鹼奶便呈現咖啡色, 攪拌後則會出現白色痕跡。
15:58 pm 倒入精油。
16:09 pm 攪拌一下, 攪拌後的路線還是會出現白色痕跡。
16:28 pm 最後剩一些皂液則做成備長炭版本, 顆粒依然明顯。

  原本用了360g的牛奶溶鹼, 後來發現浮了一層顆粒, 怕水分不夠, 所以又多加20g, 最後變成380g。至於浮著的那一層顆粒部分, 本來在考慮是不是要丟掉才補上水份, 後來因為好奇太重, 想看看這些東西加進去油裡, 以及成皂後是什麼樣子, 所以就不丟, 直接加了。

No.19 ☆ Milk Charcoal Marseilles Soap-081124-3

  顆粒在兩種不同顏色的皂液中載浮載沉, 成皂後, 可能是因為顏色的關係, 備長炭版本的顆粒還滿明顯的, 但什麼顏色都沒加的原色皂顏色則偏向淡淡的焦糖色, 所以看不太出來顆粒在哪。

  雖然這是我第三條渲染皂, 但卻是我第一條拿來切的渲染皂。渲染的線條拉得不錯, 我很喜歡很期待, 但拿來切的時候卻被我亂切, 切錯方向。大概是突然得了失心瘋吧, 事前做功課時明明就知道渲染皂基本上要橫切才看得到紋路, 結果我拿起刀來居然跟以前一樣立刻縱切, 吼~漂亮的紋路都看不見了, 所以這條皂我就不想照成品照啦。還好先拿這條實驗皂切, 不然其他的渲染皂要是被我切壞那可就心疼死啦!

No.19 ☆ Milk Charcoal Marseilles Soap-081124-4

  最後簡單彙整一下牛奶皂製皂方法, 都是從網路上找到的。
(1) 牛奶代水溶鹼(全部或一部分)
  牛奶溶鹼才能轉為胺基酸等成份, 才會對皮膚有益。通常會在大盆內放入冰塊或保冷劑, 從裝鹼奶的容器外面降低鹼奶溫度。NaOH分幾次加入中, 等溫度回降後再進行下次, 這樣就不會出現粒狀物, 也就是俗稱豆花的東西。
(2) 牛奶冰溶鹼
  部份意見認為冷凍會破壞牛奶成分, 但冷凍成牛奶冰再加入NaOH的話, 比較容易做出白皙皙的牛奶皂。
(3) 後加法
  先以水溶鹼, 然後在light trace時或攪拌一下後加入牛奶。牛奶後加法所加入的牛奶比較算是添加物, 因為以水溶鹼時, 因為扣掉牛奶的部分, 所以鹼水濃度高, 倒入皂液時易使皂液溫度上升, 因此, 該反應的都反應掉了, 後來加入的牛奶就只能算是沒有和NaOH產生化學反應的添加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uliana 的頭像
    Juliana

    The Piano's

    Julia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